分享

对于DLBCL初治患者,基于Polatuzumab的联合治疗效果超越R-CHOP

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(DLBCL)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,其标准治疗是利妥昔单抗、环磷酰胺、多柔比星、长春新碱和泼尼松(R-CHOP)方案。然而,使用R-CHOP方案,高达40%的患者难治或在初始治疗缓解后复发。研究人员研究了替代方法,包括强化化疗或利妥昔单抗治疗部分、添加维持治疗或尝试新型药物,均未带来对治疗结局有意义的改善。最近,抗CD79b抗体偶联药物(ADC)polatuzumab vedotin在DLBCL患者中显示出单药治疗以及与利妥昔单抗和利妥昔单抗/苯达莫司汀联合治疗的前景。在POLARIX研究中,研究者评估了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利妥昔单抗、环磷酰胺、多柔比星和泼尼松(pola-R-CHP)与R-CHOP相比治疗DLBCL初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。这项随机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、国际、III期研究的结果于2021年12月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公布同时发表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。

总计879例CD20阳性DLBCL成人患者随机接受6个周期的pola-R-CHP或R-CHOP治疗以及2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。主要终点是由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。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和安全性。中位随访28.2个月后,pola-R-CHP组的2年PFS较高,为76.7%,而R-CHOP组为70.2%。pola-R-CHP组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27%(风险比[HR]=0.73,P = 0.02)。有意思的是,探索性亚组分析的结果根据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而变化。在60岁以上、国际预后指数评分3-5分和DLBCL活化B细胞样亚型的患者中观察到pola-R-CHP的明显PFS获益,但在其他亚组中未观察到。两组的总生存率几乎相同,pola-R-CHP组和R-CHOP组分别为88.7%和88.6%(HR=0.94,P = 0.75)。同样地,治疗结束时达到CR的患者百分比也相当:pola-R-CHP组和R-CHOP组分别为78.0%和74.0%(P = 0.16)。然而,研究者发现pola-R-CHP治疗后达到CR的患者比R-CHOP组更有可能保持缓解(HR=0.70)。

总体而言,两组的安全性数据相似。正如预期,pola-R-CHP的安全性特征与各药物的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贫血是最常报告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(AE)。两组中约1/3的患者发生严重AE(pola-R-CHP组和R-CHOP组分别为34%和30.6%)。2组中的致死性治疗相关AE最常与感染相关:pola-R-CHP组和R-CHOP组分别为13和10例。尽管周围神经病变是polatuzumab ADC治疗的预期AE,但pola-R-CHP组与R-CHOP组间的发生率无差异(分别为52.9%和53.9%),且多为1级。作者强调了pola-R-CHP相比R-CHOP的PFS获益,并指出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证实2年缓解是可耐受的且对总生存期带来影响。

参考文献:
Tilly H, et al. N Engl J Med. 2021 Dec 14. [Online ahead of print.]